手机更新迭代快,新款手机价格高,想拥有新款手机,奈何小张手头紧,品类繁多的最新机型,花样百出的广告语,一则极具诱惑力的广告跳转到小张的手机页面。心动的小张点进这则广告,跟随广告的指引来到了租赁公司。小张迫不及待地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美滋滋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最新款手机并立马支付了第一期租金1300元。
时间很快来到了合同约定的交租日,小张发现租金已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仔细阅读合同后更是发现:合同约定手机价值8999元,即使自己按照合同支付了全额租金15600元,也并不能获得手机的所有权,于是对租赁公司的催缴进行了“冷处理”。随后,租赁公司一纸诉状将小张告到法院,要求小张缴纳欠付租金并归还手机。
审理发现,租赁合同看似实惠,实际上约定的租金总额远远超出了合同约定手机价值,即便在交完租金的情况下承租人仍不能得到手机所有权。租赁公司也承认是根据承租人的自主选择购买手机后再将手机租赁给小张,这个案件每个细节都符合融资租赁的特点,而且租赁公司却没有取得相应的金融许可。
法院审理认为,租赁公司的租赁行为严重扰乱金融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而认定租赁合同无效。法院判决,小张需要向租赁公司支付合同约定的手机价值与已付租金的差额即取得手机所有权。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手机租赁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小张一样抱着“花小钱办大事”的想法提前透支消费,一些不良商家正是利用年轻人赶时髦的心态,开始变相高利贷,这些看似较小的金额背后从约定利率以及结果来看,实际上金额远超手机本身价值,很多年轻人在没有仔细研究合同条款的情况下,便“爽快”签字,待视明真相,已是进退两难。
购买及租赁手机,需注意
一次性购买手机一定认准品牌店,实体店选购手机应尽量到品牌授权专卖店、若是线上途径购买建议选择售后服务平台完善的知名服务网站、品牌手机官网旗舰店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
办理分期时要充分了解分期付款所涉及的细节和内容,衡量偿还能力。消费者在选择分期付款消费方式时,不要仓促签约,一定要弄清利息、利率、分期期数、手续费、违约金以及本息总额等具体细节问题,还要衡量好自己的偿还能力再选择分期,一旦不能及时打款将影响自身征信。
及时举报违法经营行为。在消费过程中,如遇商家存在涉嫌虚假宣传或欺骗性销售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消费者应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